您当前的位置:今日河南
鹰城古迹——红阳城
发布时间:2015-8-31 9:29:56
“走马红阳城,呼鹰白河湾。谁识卧龙客,长吟愁鬓斑。”这是诗仙李白在《南都行》一诗中记述游红阳城的情景。据《叶县地名志》记载,红阳城位于叶县叶邑镇大小田庄之间(叶邑镇倒马沟村),是汉成帝舅舅王立的封地。笔者近日探访红阳城时,正赶上一年一次的红山庙会,四面八方的生意人和诸多道教信徒云集于此,红山庙更是香火袅袅,人们争相在这里祈福求运。
    红阳城又叫红山城,因背依红土山而得名。至于红土山的来历,这中间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神话传说。相传很久以前,这里住着一位名叫红山的农人,能知过去未来、占卜祸福。红山是道教虔诚的信徒,他扶危济贫,保佑着这一带黎民的平安。一天,红山独自撑犁耕地,突然发现泥土中有几个鹌鹑蛋,饥饿难耐的他没多想就吃了起来,因此违反了不杀生的戒条。红山来到相距不远的澧水河畔,开肠破肚后清洗肠胃,以这种方式改过自新,这中间若是没人发现他就会安然无恙,要是有人看见了,他则会永远无法自补而死。说来也怪,这时正巧有人经过,远远看见红山在河边洗涮着什么东西,遂叫了红山的名字,红山应声而亡,猝死于澧水河畔,血把这一带的土都染红了。为了纪念这位曾给百姓带来平安的神人,大家就把附近的一座山称为红土山。站在红土山之巅举目远眺,澧水潺潺、鸟声啾啾。蹲下身抓一把泥土,果真颜色发红。据相关部门考证,红土山其实是一座古冢,是春秋时期的楚国古墓,距今已有几千年历史,保存完好。
    红阳城秦以前不见于史,为西汉新置县治。红阳县隶属于荆州南阳郡,汉成帝河平二年(公元前27年),封舅王立为红阳侯,红阳遂成侯国。王立是成帝之母元帝王皇后的异母弟,成帝继位,母以子贵,王皇后居皇太后尊位。王皇后的兄弟王凤任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,总揽朝政。到了河平二年,作为王凤庶弟的王立,与其他三位兄弟和一个侄儿5人同日封侯,世人谓之“五侯”。红阳侯王立食红阳两千一百户。就是说红阳侯国有农户2100户,大约10500口人。成帝年少,新依舅氏,史称“五侯群弟,争为奢侈,赂遗珍宝,四面而至,后庭姬妾,各数十人,僮奴以千百数……”后来成帝渐长,发现五侯骄奢,积怒于胸,责问司隶校尉,为什么不举奏正法,王立等方有所收敛。王凤死,王音掌政。王音死,王商掌政,红阳侯王立进位,领城门兵。王商死,按说红阳侯王立当执政,丞相司直孙宝告发王立勾结南阳郡太守侵夺百姓田地数百顷,而以自己新垦荒田名义上交国家,从中骗取巨额国家补偿。成帝废王立不用,而用王立弟王根为大司马骠骑将军辅政。绥和元年(公元前8年),王立受侍中淳于长巨贿事发,被发遣到红阳城居住。此后,王立的侄子王莽得势。元始三年(公元3年)王莽晋爵安汉公,怕有朝一日姑母起用叔父王立,而使自己失宠,就派人到红阳,逼迫王立自杀。王立作红阳侯30年,死后其子王柱袭红阳侯位,至地皇四年(公元23年)莽新覆灭而绝。红阳侯国存在了半个世纪,红阳城作为权倾朝野的“五侯”之一王立的封国之都,其规模和建筑较原来的一县之治肯定要显赫得多。王立虽一再受挫,但其居住于红阳城的10年间,红阳城的繁华程度可以想见。
    在红阳城遗址,红土山顶有一座红山庙。据《叶县地名志》记载,红阳城是汉代红阳侯王立的封地,北有红土山,其上建有红山庙。这为我们探索红阳城的年代和红山庙的渊源提供了线索。倒马沟村南至今有一块明朝万历年间的石碑,上刻“距昆阳三里,将士用武之地”,至少从汉代到明朝,这里都有一定的规模。据村上老人回忆,红山庙年代久远,记忆中是座很有气魄的庙院,当时是四合大院,占地百余亩,前门正南而设,就连门前的40亩耕地也是庙院的财产。红山庙香火一直很旺,解放前冯玉祥部队在此驻扎,为了修筑工事,把盛极一时的红山庙给拆了,材料运到现在的叶邑镇思诚村修寨。现在,我们所看到的红山庙是上世纪80年代人们仿照从前的样式凑钱重建的。
    虽然红阳城已不复存在,但那些和红阳城相关的传说却流传了下来,无论是金戈铁马红阳城,还是宽厚仁慈的红土山、红山庙,都将被人们铭记。(摘自:平顶山新闻网)